距离第一批90后迈进30而立门槛还有10来天,
淘宝发布一份《90后惜命指南》,
彻底暴露了90后健康状态的大型灾难现场。
于是乎,
食补式惜命、运动式惜命、体检式惜命、保险式惜命、朋克式养生……一连串惜命任务在凌晨两点半清空购物车中一气呵成。
根据报告显示,
脱发、失眠、肥胖、记忆力骤减
脾气暴躁、体力不支、暴饮暴食
抵抗力下降……
90后的身体逐渐被掏空。
什么作息不规律,
什么饮食不均衡,
什么熬夜加班不运动,
怕死又作死的90后一代可能不知道,
这些行为也是诱发中风的危险因素!
有一种病,中医称为“脑中风”,西医称为“脑血管病”,
有的医生习惯称为“脑血管意外”,
也有的医生告诉你的是脑梗、脑溢血、脑缺血、脑干出血等,其实这些说法诊断的都是一个病--“脑卒中”。
脑卒中,指急性起病,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高等“五高”特点,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
(2)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和脑栓塞。
① 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
②脑栓塞,可由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
临床上以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
其次是骨折、或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脑血管所致。
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
(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
(2)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
据一项研究显示,
全世界90.7%的脑卒中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心理因素在内的10项可改变危险因素相关。
很多年轻人认为脑卒中是“老年病”。
事实上,四五十岁甚至二三十岁就突发脑卒中的人并不少见。据统计,中风最小发病年龄仅为12岁。
如果突然发生了以下几种表现,
就要小心是不是患了脑卒中了!
如果周围人出现了以上几种情况,
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20寻求专业的医学帮助,
时间就是生命!
专家提醒:
控制10大可控危险因素,可减少至少75%的脑卒中发生!
研究表明:
八成脑卒中可防可控!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是指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积极主动的控制各种致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是针对已经有脑卒中症状或已发生卒中后的患者而言,这些人需要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此时除了继续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外,还需根据卒中发生的不同原因预防再发。
另外,三级预防,即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因为脑卒中的部分致残率高达80%以上,患者因为行走等功能障碍,或害怕引发并发症,或对家人有依赖,不愿意活动,是中风患者康复的“大忌”。
“肢体瘫痪后的康复,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若病人活动太少,不仅会造成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体能逐渐下降等,更重要的是错失功能康复的良机,使肢体功能的恢复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
发生脑卒中后,只是栓塞部位的脑细胞死亡了,大脑功能并没有“废掉”,及时进行康复训练,能唤醒健在脑细胞的“潜能”,使之发挥代偿作用,使失去的功能得到恢复。“康复训练宜早不宜迟。只要病情稳定的患者,即没有生命体征急剧变化的情况下,48小时后就能进行康复治疗了。”
中风患者的最佳康复期在发病后3个月内,被称为康复的“黄金时期”,6个月为有效期。事实上,3个月以后再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脑卒中后遗症期)也有一定的效果,关键在于方法正确。
脑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