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和大艾一起做
“有料、有趣、有温度” 的康复人!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神经功能减退甚至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据报道,脑卒中已成为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疾病。脑卒中导致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肥胖、吸烟、长期服用避孕药、有脑中风病史或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史是脑卒中发病的高危因素。脑卒中发病概率与危险因素的数量高度相关。
脑卒中发生后会产生各种神经症状,常见的症状如下:嘴歪眼斜、一侧上、下肢或四肢无力、感觉减退、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不能理解他人语言或说话困难、吞咽困难、眩晕、呕吐、头痛、抽搐、步态不稳、运动失调、视物成双、视力模糊等。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由于长期卧床,极易诱发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肩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病情,严重影响预后和生活质量,加重经济负担。早期活动有助于减少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因此稳定病情后,在预防卒中再发的同时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尽早恢复身体的最大机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是脑卒中康复的主要目标。目前普遍认为,脑卒中病情稳定48小时后即可开始早期康复。
脑卒中康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应用生物力学及神经发育学理论,通过主动、被动运动训练,诱发和增强肢体功能,如进行翻身、卧位-坐位转换、坐位-立位转换等训练、肢体及核心肌力训练、步行、平衡功能训练等。运动处方需根据患者功能状况及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当患者功能水平及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或患者兴趣、动机有所变更时。
作业治疗是针对患者肢体功能、心理、认知、精神状态,通过有目的的作业活动激发、改善其残存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转移、饮食、穿脱衣物、个人卫生)及心理认知能力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强化患者自信心,使其回归家庭,融入社会,重新获得独立生活、工作的能力。
脑卒中后依病变部位及病变大小不同,患者会有程度不一的语言障碍或吞咽问题,对于语言障碍者针对其听、说、读、写能力加以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其语言沟通及表达的能力。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吞咽训练,在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防止窒息、误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脑卒中后可能会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关节挛缩变形等并发症或后遗症,需要使用辅助工具或佩戴支具进行功能代偿或矫正姿势。
此外还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物理因子治疗(理疗)、中医治疗、全身有氧运动训练等治疗方法,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总之,脑卒中后应及早开始康复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运动、言语、认知、吞咽、心理等各种功能障碍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患者白XX,主因“右侧肢体无力56天,加重伴言语困难26天”入院。入院时患者不能听懂他人说话,不能说出某些名词。右侧肢体仅可轻微抬离床面,右手可进行轻微抓握动作,需使用靠背支撑保持坐位,日常生活完全依赖家人护理。
患者入院进行康复评估,制定近期和远期康复目标,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主要包括主动运动诱发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手功能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发音训练、听理解训练等。经过1月康复治疗后,患者可以独自站立,少量辅助下步行,可完成日常对话交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后,其精神和心理状态也明显改善,更积极参与康复治疗。治疗效果更获得了家属较高的满意度评价。
图为患者入院时,轮椅依赖
图为患者少量辅助下跨台阶
图为患者平衡杠内步行
编辑:阎澍妤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有问题请联系沙师弟
微信ID:
zhouzhou4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