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和大艾一起做
“有料、有趣、有温度” 的康复人!
论坛时间: 2016年10月22日 8:30-12:25
论坛地点: 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荣昌东街6号)二层会议室DE
主办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机器人工程与临床应用分会
医用机器人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论坛免注册,欢迎大家交流学习!
尊敬的各位同道: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机器人工程与临床应用分会承办的“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医用机器人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论坛”将于2016年10月22日(周六)08:30-12:00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二层会议室DE(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荣昌东街6号)召开,本届论坛是“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机器人工程与临床应用分会”成立之后承办的又一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论坛了邀请国内外医用机器人工程与临床应用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机器人医工企各个方面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集中讨论。
我谨代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机器人工程与临床应用分会全体委员诚挚地邀请国内外相关临床专业、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交流。
医用机器人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论坛
时间:2016年10月22日8:30-12:25
地点: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二层会议室DE
(按发言时间顺序排列)
曹雪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2013年当选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亚太免疫学会联盟秘书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创办《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并任主编,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共同主编、任GeneTherapy、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副主编, 任Cell、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Science Advances, eLife等编委。从事天然免疫与免疫调节基础研究、免疫治疗应用研究。以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Science、Nature Immunology等发表SCI论文230余篇,SCI他引6000余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获得国家II类新药证书2个。获得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奖、陈嘉庚生命科学奖、首届树兰医学奖成就奖、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培养的12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特等奖、Nature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
学术安排:
发言时间:8:40-9:10
发言题目:医学科技的交叉创新与融合发展
高长青
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外科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导,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少将军衔。现任全军心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在老年冠心病、瓣膜病、大血管疾病的外科诊治及临床研究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开创了我国机器人微创外科。
中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国际微创胸心外科学会常委,美国机器人外科学会常委,美国胸外科学会、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会员,Journal Cardiac Thoracic Surgery(英国)副总编等。
主持“863”及省部级等课题多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专著多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一等奖多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
学术安排:
发言时间:9:10-9:40
发言题目:机器人手术的现状与未来
田伟
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骨外科专家。现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脊柱外科主任。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积水潭骨科学院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积水潭骨科研究中心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任国际计算机辅助骨科学会候任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机器人工程与临床应用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等。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等奖项和奖励。
曾获得香港骨科学院名誉院士,日本广岛大学名誉博士,中央保健委员会优秀保健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院长,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
学术安排:
发言时间:9:50-10:05
发言题目:手术机器人预示着骨科发展的未来
王田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智慧制造研究院院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
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北京区主席
学术安排:
发言时间:10:05-10:20
发言题目:医用机器人创新创业关键要素
宋志坚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市MICCAI(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重点实验室主任
学术安排:
发言时间:10:20-10:35
发言题目:神经导航技术前沿与临床应用
王广志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副主任、教授
致力于医学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影像辅助手术计划、
手术导航与术后评估,以及新型医疗仪器的研究
学术安排:
发言时间:10:35-10:50
发言题目:多模影像信息在微创立体定向手术中的应用
Paolo Dario
生物医学机器人教授,意大利比萨ScuolaSuperioreSant'Anna大学的生物机器人博士项目主任、生物机器人研究院主任。他从比萨大学获得了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后,在欧洲、美国和亚洲的各大学和科研机构担任客座研究员,教授,研究员。
他目前的研究方向是生物机器人和仿生学领域,包括外科手术机器人,用于内窥镜的微/纳米设备,生物学原理设备和系统,辅助机器人和伙伴机器人。
在国际出版物(Scopus)发表330多篇论文,2015年被评为IEEE机器人和自动化杂志全球第二名最具有影响力的机器人科学家。是5家初创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是50多个国际专利的联合申请人。他曾经是许多大型国家级和欧洲项目的协调人。曾担任生物医学工程和机器人领域国际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成员。IEEE会士。曾经是IEEE机器人和自动化学会主席,目前是IEEE EMBS生物机器人技术委员会主席。
学术安排:
发言时间:11:00-11:30
发言题目:胶囊内镜的冒险:一个“神奇的航程”,将彻底改变胃肠道的诊断和治疗
侯增广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学术安排:
发言时间:11:30-11:45
发言题目:手术机器人的几点思考
Toshio Fukuda
北京理工大学“外专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日本科学院院士,2014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国际公认的机器人领域权威,生物医学微纳操作机器人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Toshio Fukuda教授先后担任IEEE第十区(亚太区)主席(2013-)、IEEE纳米技术协会首任主席(2002-2005)、IEEE机器人自动化学会主席(1998-1999)等数十个国际重要学术职位。获得由IEEE总部2010年颁发的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最高奖“终身成就奖”。
2011年IEEE IROS Harashima Award for Innovative Technologies、2009年George Saridis Leadership Award i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等80个重要国际学术奖励,出版11部专著,发表SCI论文150篇,SCI总他引1400次,其中单篇他引最高次数为143次。
Toshio Fukuda教授主要从事微纳操作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研究,通过细胞生物学、医学和微纳操作机器人相结合,探索细胞生物学的机理,建立细胞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全新技术与理论方法,突破微纳操作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引领国际生物医学微纳操作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同时推动生物、医学领域的新理论与新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学术安排:
发言时间:11:45-12:15
发言题目:多尺度的机器人
(按字母表顺序排列)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医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人视觉,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最小侵入手术,计算机辅助诊断及治疗,手术导航
清华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及智能与生物机械学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从事机械系统设计及生物机械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机器人研究所所长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天津大学-威高集团医疗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点击图片查看)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有问题请联系小编
微信ID:
AAguangxian